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收下这份Mock,极速与后端联调,提升效率不止亿点点

目录

前言

正文

一、Mock 介绍

1、Mock 的原理

2、Mock.mock()

3、Mock 的语法规范

4、Mock.setup()

5、更多方法

二、Mock 使用

1、安装

2、创建

3、使用

三、注意事项

总结


前言

在日常开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就是与后端进行联调,通过后端返回的数据,查看页面渲染效果与交互模拟。但是,经常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场景:前端页面开发完了,后端接口还在开发中或是接口文档还在撰写中,这时,前端便只能等后端开发结束才能与之联调。试想一下,如果后端接口过多,且我们需要等所有的接口都开发完才能一起联调,这会造成等待真空期过长,最后会压缩我们联调接口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同时联调多个接口,时间压力大,既容易混乱,又容易出bug,整个人心态也受到影响。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前端一开发完了立马联调呢?试想一下,只要我们开发完一个页面就立马进行联调然后进行调整,不仅时间充足,还能减少bug的产生,整个人在一个轻松的状态下开发,代码质量也提高了。今天的主角 Mock 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窘境。

正文

一、Mock 介绍

1、Mock 的原理

Mock 其实就是 Mock.js,它可以拦截所有的请求并代理到本地模拟数据,模拟请求接口返回数据的这么一个过程,且 network 中没有发出任何的请求,降低频繁发请求给服务器造成的压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生成随机数据,拦截 Ajax 请求。

2、Mock.mock()

方法根据数据模板生成模拟数据。

Mock.mock( rurl?,rtype?,template|function( options ) )

rurl

可选。

表示需要拦截的 URL,可以是 URL 字符串或 URL 正则。例如 /\/domain\/list\.json/'/domian/list.json'

rtype

可选。

表示需要拦截的 Ajax 请求类型。例如 GETPOSTPUTDELETE 等。

template

可选。

表示数据模板,可以是对象或字符串。例如 { 'data|1-10':[{}] }'@EMAIL'

function(options)

可选。

表示用于生成响应数据的函数

options

指向本次请求的 Ajax 选项集,含有 urltype 和 body 三个属性,参见 XMLHttpRequest 规范

3、Mock 的语法规范

我们主要从两大块内容了解 Mock,一个是它的使用方式,另一个是它的语法规范。在使用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语法规范,不要求全都掌握,至少简单的语法要能看懂并能自己实现。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跳到使用部分,再来参照语法规范。

Mock 的语法规范主要分为:数据模板定义规范、数据占位符定义规范。

(1)数据模板定义规范(Data Template DeFinition,DTD)

数据模板中的每个属性由 3 部分构成:属性名、生成规则、属性值。

// 属性名 name   生成规则 rule   属性值 value
'name|rule': value

表现形式:

  • 属性 和 生成规则 之间用竖线 | 分隔。
  • 生成规则 是可选的。
  • 生成规则 有 7 种格式:
    1. 'name|min-max': value
    2. 'name|count': value
    3. 'name|min-max.dmin-dmax': value
    4. 'name|min-max.dcount': value
    5. 'name|count.dmin-dmax': value
    6. 'name|count.dcount': value
    7. 'name|+step': value
  • 生成规则 的 含义 需要依赖 属性值的类型 才能确定。
  • 属性 中可以含有 @占位符
  • 属性 还指定了最终值的初始值和类型。

生成规则与示例:

属性值是字符串 String

a、'name|min-max': string

通过重复 string 生成一个字符串,重复次数大于等于 min,小于等于 max

Mock.mock({
  'star|1-5': '*'
})
=>
{
  'star': '***'   // * 的数量在1-5之间
}

b、'name|count': string

通过重复 string 生成一个字符串,重复次数等于 count

Mock.mock({
  'star|2': '*'
})
=>
{
  'star': '**'   // * 的数量为2
}

属性值是数字 Number

a、'name|+1': number

属性自动加 1,初始值为 number

b、'name|min-max': number

生成一个大于等于 min、小于等于 max 的整数,属性值 number 只是用来确定类型。

Mock.mock({
  'num|1-100': 66   // 66用来指定类型为number而不是string
})
=>
{
  'num': 88   // 1-100的随机数
}

c、'name|min-max.dmin-dmax': number

生成一个浮点数,整数部分大于等于 min、小于等于 max,小数部分保留 dmin 到 dmax 位。

Mock.mock({
  'floatNum|50-100.2-4': 66.66
})
=>
{
  'floatNum': 88.5839   // 整数部分50-100,小数位数2-4
}

③ 属性值是布尔型 Boolean

a、'name|1': boolean

随机生成一个布尔值,值为 true 的概率是 1/2,值为 false 的概率同样是 1/2。

b、'name|min-max': value

随机生成一个布尔值,值为 value 的概率是 min / (min + max),值为 !value 的概率是 max / (min + max)

④ 属性值是对象 Object

a、'name|count': object

属性值 object 中随机选取 count 个属性

Mock.mock({
  'obj|2': {
    'star|2':'*','num|1-100': 66,'floatNum|50-100.2-4': 66.66
  }
})
=>
{
  'obj': {             // 随机取出2个属性
    'star':'**','floatNum': 59.376
  }
}

b、'name|min-max': object

属性值 object 中随机选取 min 到 max 个属性

Mock.mock({
  'obj|2-3': {
    'star|2':'*','floatNum|50-100.2-4': 66.66
  }
})
=>
{
  'obj': {             // 随机取出2-3个属性
    'star':'**','floatNum': 76.86
    'num': 32,}
}

⑤ 属性值是数组 Array

a、'name|1': array

属性值 array 中随机选取 1 个元素,作为最终值。

Mock.mock({
  'list|1': ["leo","lion"]
})
=> 
{
  'list': "lion"   // 取数组中的某个元素
}

b、'name|+1': array

属性值 array 中顺序选取 1 个元素,作为最终值。

c、'name|min-max': array

通过重复属性值 array 中元素生成一个新数组,重复次数大于等于 min,小于等于 max

d、'name|count': array

通过重复属性值 array 中元素生成一个新数组,重复次数为 count

Mock.mock({
  'list|2': [{
    'id|+1': 1,'star|2':'*','floatNum|50-100.2-4': 66.66,'listItem|+1': ["leo","lion"]
  }],})
=>
{
  "list": [
     {
       "id": 1,"star": "**","num": 83,"floatNum": 94.6645,"listItem": "leo"
     },{
       "id": 2,"num": 54,"floatNum": 76.6692,"listItem": "lion"
     }
  ]
}

⑥ 属性值是函数 Function

a、'name': function

执行函数 function,取其返回值作为最终的属性值,函数的上下文为属性 'name' 所在的对象。

⑦ 属性值是正则表达式 RegExp

a、'name': regexp

根据正则表达式 regexp 反向生成可以匹配它的字符串。用于生成自定义格式的字符串。

Mock.mock({
  'regexp1': /[a-z][A-Z][0-9]/,'regexp2': /\w\W\s\S\d\D/,'regexp3': /\d{5,10}/
})
// =>
{
  "regexp1": "pJ7","regexp2": "F)\fp1G","regexp3": "561659409"
}

(2)数据占位符定义规范(Data Placeholder DeFinition,DPD) 

占位符 只是在属性值字符串中占个位置,并不出现在最终的属性值中。

占位符 的格式为:

@占位符
@占位符(参数 [,参数])

注意:

a、用 @ 来标识其后的字符串是 占位符

b、占位符 引用的是 Mock.Random 中的方法

c、通过 Mock.Random.extend() 来扩展自定义占位符。

d、占位符 也可以引用 数据模板 中的属性

e、占位符 会优先引用 数据模板 中的属性

f、占位符 支持 相对路径 和 绝对路径

Mock.mock({
  name: {
    first: '@FirsT',middle: '@FirsT',last: '@LAST',full: '@first @middle @last'
  }
})
// =>
{
  "name": {
    "first": "Charles","middle": "Brenda","last": "Lopez","full": "Charles Brenda Lopez"
  }
}

Mock.Random 提供的完整方法(占位符)如下: 

Type Method
Basic boolean,natural,integer,float,character,string,range,date,time,datetime,Now
Image image,dataimage
Color color
Text paragraph,sentence,word,title,cparagraph,csentence,cword,ctitle
Name first,last,name,cfirst,clast,cname
Web url,domain,email,ip,tld
Address area,region
Helper capitalize,upper,lower,pick,shuffle
Miscellaneous guid,id

更多细节请前往:https://github.com/nuysoft/Mock/wiki/Mock.Random

4、Mock.setup()

配置拦截 Ajax 请求时的行为。支持的配置项有:timeout

Mock.setup( settings )

settings

必选。

配置项集合。

timeout

可选。

指定被拦截的 Ajax 请求的响应时间,单位是毫秒。值可以是正整数,例如 400,表示 400 毫秒 后才会返回响应内容;也可以是横杠 '-' 风格的字符串,例如 '200-600',表示响应时间介于 200 和 600 毫秒之间。认值是'10-100'

Mock.setup({
  timeout: 400
})
Mock.setup({
  timeout: '200-600'
})

目前,接口 Mock.setup( settings ) 仅用于配置 Ajax 请求,将来可能用于配置 Mock 的其他行为。 

5、更多方法

二、Mock 使用

了解了 Mock 的基本语法之后,我们可以开始使用 Mock 了。

准备工作:Vue项目、安装 axios(用于发送 Ajax 请求)。

1、安装

npm install mockjs

2、创建

在 src 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 mock,里面新建一个文件 index.js。

index.js

// 使用 Mock
import Mock from 'mockjs'
Mock.mock('/test/getData',{
  'list|2': [{
      'id|+1': 1,})
export default Mock

3、使用

以上步骤完成之后,在 mian.js 中引入 Mock。

import './mock'

我们对 ur l为 “/test/getData” 请求拦截设置已完成,接下来,发请求验证。

刷新页面,控制台打印

弄懂了语法规范,我们也不难理解数据的生成原理。并且,Network 中并没有该请求,因为我们设置了拦截,只要拦截到指定的 url,便返回我们本地 Mock 随机生成的模拟数据,起到请求接口与后端联调的这么一个效果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问,直接本地写好一个 json 文件,在需要的页面导入从而得到数据不就好了,何必这么麻烦?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数据量很大,上千上万条甚至更多,并且数据具有某种规则与随机性,这时候该怎么办?难不成要我们写个 for,然后判断数据的规则吗?还有不同的接口使用不同的数据与规则,这时候又该你头疼了。而 Mock 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拿到后端事先定好的数据结构,制定规则,只待其自动生成即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

打下基础之后,便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用法,如分接口(路由),分规则、自定义占位符,大数据量等,此处不展开,留给大家自行探索。

三、注意事项

开篇曾说过,Mock 仅适合用于本地模拟后端联调获取数据,缩短前后端联调的时间,但在真正的测试环境或生产环境,我们并不需要它。因此,在真正向后端发送请求时(本地调后端接口、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等),应该把 Mock 去掉,将 mian.js 中的 import 部分去掉,在其他组件去掉引入 Mock 的部分,避免出现拦截请求而出现生产bug。

总结

Mock 是一种用于本地模拟发请求进行前后端交互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在开发中提前与“后端”联调,提前查看页面与交互等效果从而进行调整,缩短前后端联调时间,提高开发效率。当然,如果接口数量少且数据简单亦或是后端人员接口准备完毕,那它便没有使用的必要了。

除了 Mock 方式,我们还可以使用 express、koa2 等框架来进行本地前后端联调交互等效果。总之,随着场景的改变而调整,使用合适的方案,可以提升效率,减少工作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