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人脸识别的第四篇文章:
人脸识别第一篇:Center Loss
人脸识别第二篇:SphereFace
人脸识别第三篇:CosFace
人脸识别第四篇:ArcFace
人脸识别第五篇:CCL
方法
arcface [1] 也是对Sphereface的改进工作,主要的改进也是loss函数中角度裕量的添加方式。其中目标函数定义为:
而我们之前看的cos face的目标函数是:
再来看看相应的函数曲线:
相当于原始的余弦函数在x轴上向左偏移。这样做了之后,在角度值为180°的时候分类难度基本不变,而角度值较小的时候分类更加困难。相当于在角度值较小的时候加了裕量。
论文[1]还清洗了数据、分析了网络结构的变化对准确率的影响等。
大数据集的考量
我们知道,基于分类的人脸识别网络,在训练的时候需要的显存随着类别数增加线性增长。假如我们有很多类别怎么办?当然我们可以用Triplet loss或者contrastive loss等来作为目标函数。这篇论文用实验说明了先用分类的方法训练再用Triplet loss微调是有效的,能进一步提高性能。
可以看到训练集的影响:MS1M比VGG2高一个百分点
以及Triplet微调的效果
网络结构
下图是在VGG2用softmax训练的,各个网络的性能对比。
单纯用softmax性能就很高了。最好的是Inception-resnet
性能
我认为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是性能做得非常高,我认为成功的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引用
[1] Deng J,Guo J,ZafeirIoU S. arcface: Additive Angular Margin Loss for Deep Face Recognition[J]. arXiv preprint arXiv:1801.07698,201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