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nblogs_post_body" class="blogpost-body">
<h1 class="title">一、为什么会有跨域问题?
是因为了,但是不是所有的请求都给做跨域,属性都不拦截。
解决跨域问题的两种方式
先简单来说一下JSONP,具体详细详见上面JSONP
JSONP是json用来跨域的一个东西。原理是通过script标签的跨域特性来绕过同源策略。(创建一个回调函数,然后在远程服务上调用这个函数并且将json数据形式作为参数传递,完成回调)。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浏览器可以主动支持设置从而允许跨域请求,即:跨域资源共享(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其本质是设置响应头,使得浏览器允许跨域请求。
12---Event--一个
application/x-www-form-/form-/注意: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则是简单请求,否则为复杂请求
简单请求:一次请求
非简单请求:两次请求,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先发第一次请求做‘预检’,只有‘预检’通过后才再发送一次请求用于数据传输。
在发送真正的请求之前,会默认发送一个options请求,做预检,预检成功后才发送真正的请求
- CORS的优点:可以发任意请求
- CORS的缺点:上是复杂请求的时候得先做个预检,再发真实的请求。发了两次请求会有性能上的损耗
JSONP:服务端不用修改,需要改前端。发jsonp请求
JSONP:只能发GET请求
CORS:前端的代码不用修改,服务端的代码需要修改。如果是简单请求的话在服务端加上一个响应头。
CORS:可以发任意请求
支持跨域,简单请求
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域名' 或 '*'
客户端
服务端

支持跨域,复杂请求
如果是复杂请求在你真正的发请求之前,会先偷偷的发一个OPTION请求,先预检一下,我
允许你来你才来
如果想预检通过就得写个option请求

由于复杂请求时,首先会发送“预检”请求,如果“预检”成功,则发送真实数据。
- “预检”请求时,允许请求方式则需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 “预检”请求时,允许请求头则需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 “预检”缓存时间,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Max-Age
获取响应头
默认获取到的所有响应头只有基本信息,如果想要获取自定义的响应头,则需要再服务器端设置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在跨域请求中,默认情况下,HTTP Authentication信息,Cookie头以及用户的SSL证书无论在预检请求中或是在实际请求都是不会被发送。
如果想要发送:
- 浏览器端:XMLHttpRequest的withCredentials为true
- 服务器端: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为true
- 注意:服务器端响应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不能是通配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