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通过迁移的思维,记录本人初次使用周立功的Aworks框架进行BSP开发
1. 首先阅读原理图
通过比较发现其硬件上接线是一致的,只是内部容量由8M改为32M.
2. 再则比较两颗芯片的参数
之前开发过linux spi flash驱动的经验,QSPI flash 一般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它的工作电压,工作速率,写入大小,擦除大小,地址模式,一般兼容的话,只需要改其容量等参数。
3. 查找Aworks配置flash的位置
在aworks 框架之下,文件 awbl_hwconf_imx1050_flexspi.h 中有对qspi flash相关信息的注册,修改如下所示:
主要是调整其容量,并对原有的两个分区的位置进行调整。增加了54M,换算为16进制就是0x3600000.
user_date分区的基地址偏移63M,大小1022K.
calc_data分区的基地址偏移63M1022K,大小为1K.
4. 适配sct文件
在easy_arm_rt1052_flexspi_flash.sct文件当中多出来的56M存储,
FLASH_SIZE 增加56M,如下所示:
在easy_arm_rt1052_sdram.sct文件当中多出来的56M存储,
FLASH_SIZE 56M,如下所示:
5. 适配ivt信息
为何需要适配ivt信息,RT1052支持QSPI FLASH启动,QSPI FLASH的容量,有可能是8M,16M,32M, 64M等不同容量,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ivt信息,告诉RT1052,QSPI FLAHER的参数信息,以便可以从QSPI FLASH读取程序代码。在文章里面默认QSPI flash设备资源和设备驱动是正常注册且可用。对于开发者而言就是分区大小的调整和分区读写标志的变更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