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用
它指导我们如何提高代码的可重用度!
2 定义
一个类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的原因(职责),或者说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这条原则也称为类设计的“高内聚性原则”。
(l)含义之一:避免相同的职责(也称为功能)分散到不同的类中实现。
(2)含义之二:也应该要避免一个类承担过多的职责。
将过多的职责耦合在一个类中导致了脆弱设计。
软件设计真正要做的许多内容,就是发现职责并把那些职责相互分离。
3 单一职责原则分析
1) 一个类(或者大到模块,小到方法)承担的职责越多,它被复用的可能性越小。而且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相当于将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当其中一个职责变化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职责的运作。
2) 类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据职责和行为职责,数据职责通过其属性来体现,而行为职责通过其方法来体现。
3) 单一职责原则是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指导方针,在很多代码重构手法中都能找到它的存在,它是最简单但又最难运用的原则,需要设计人员发现类的不同职责并将其分离,而发现类的多重职责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能力和相关重构经验。
4 为什么要遵守单一职责原则?
可以减少类之间的耦合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块,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这种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破坏。
5 不遵守单一职责原则的后果
会影响到对该类的复用性。
当只需要复用该类的某一个职责时,但由于它和其它的职责耦合在一起,也就很难分离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