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单一职责原则SRP

一、概念

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二、详细解释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这个类完成其它职责的能力。这种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破坏。软件真正要做的,就是发现职责并把那些职责相互分离。如果你能够想到多于一个的动机去改变一个类,那么这个类就具有多于一个的职责,就应该考虑类的职责分离。编程时,我们要在类的职责分离上多思考,做到单一职责,这样代码才是真正的易维护、易扩展、易复用、灵活多样。

三、举例说明

1.运用单一职责原则之前的代码

interface Modem
{
    public void dial(string pno);
    public void hangup();

    public void send(char c);
    public void receive();
}
可以看出,Modem接口中包含两个职责,连接管理、数据发送与接收。根据单一职责原则,我们可以将之分为连个功能不同的接口,而非混为一个

2.运用单一职责原则之后的代码

interface DataChannel
{
    public void send(char c);
      
    public void receive();

}

interface Connection
{
    public void dial(string pno);

    public void receive();

}
如上述代码,数据的发送接收、连接管理等功能都被独立出来,若需要增加删除其他功能,不会影响到这两个功能发挥作用。

四、使用单一职责原则时应注意

1.一个合理的类,应该仅有一个使它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单一职责。

2.在没有变化征兆的情况下,不应使用单一职责或其他的原则。

3.在需求实际发生变化时就应该应用单一职责原则来重构代码

4.使用测试驱动开发会迫使我们在设计出现臭味之前分离不合理代码

5.如果测试不能迫使职责分离,僵化性和脆弱性的臭味会变得很强烈,那就应该用Facade或Proxy模式对代码重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