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聚合和相识

在《模式设计》一书中,聚合与相识的定义分别如下,

聚合 意味着一个对象拥有另一个对象或对另一个对象负责。一般我们称一个对象包含另一个对象或者是另一个对象的一部分。

相识 意味着一个对象仅仅知道另一个对象。有时相识也被称为“关联”或“引用”关系。相识的对象可能请求彼此的操作,但是它们不为对方负责。

CSDN讨论社区的一个例子能够很好的说明两者的区别。

       聚合对象包容了被聚合对象,或者说,聚合对象控制被聚合对象的生命期,在C++中,如果被聚合对象在聚合对象中是以成员变量的形式存在的,那么二者同生同 死。如果被聚合对象是以其指针方式被聚合的,它有可能是延迟构造并可能是提前析构的,即被聚合对象诞生于聚合对象之后,死于聚合对象之前。
举例说明:

class   Aggregatee  //被聚合对象
{
};

class   Aggregator  //聚合对象

private:
Aggregatee   m_agg1;     //被聚合对象与聚合对象同生死
Aggregatee*   m_pAgg2; 
Aggregatee*   m_pAgg3;
public:
Aggregator()
{
m_pAgg2   =   new   Aggregatee();   //被聚合对象与聚合对象同时诞生

                    m_pAgg3   =   NULL;
}

~Aggregator()
{
if(   m_pAgg2   !=   NULL   )
{
delete   m_pAgg2;             //被聚合对象与聚合对象同时死亡
m_pAgg2   =   NULL;
}

                  if(   m_pAgg3   !=   NULL   )
{
delete   m_pAgg3;             //防止用户忘记调用Destroy()函数造成内存泄露
m_pAgg3   =   NULL;

}

void   Initilize()
{
m_pAgg3   =   new   Aggregatee();   //延迟构造,被聚合对象在聚合对象之后诞生
}

void   Destroy()

if(   m_pAgg3   !=   NULL   )
{
delete   m_pAgg3;
m_pAgg3   =   NULL;    //提前析构,被聚合对象在聚合对象之前死亡
}
}
};

Aggregator 的实例和成员m_agg1,m_pAgg2,m_pAgg3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组合的关系。它们3个的不同之处正好说明了前面所说的不同点。

相识关系:

class   A

};

class   B
{

private:
A*   m_pA;
public:
B(A*   pA   =   NULL)
{
m_pA   =   pA;
}

void   Attach(A*   pA)
{

                  ASSERT(pA);         //如果pA == NULL,则中断程序
m_pA   =   pA;
}

void   Detach()
{
m_pA   =   NULL;
}

~B()
{
Detach();
}
};

class   B 的实例和成员m_pA所指向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为相识关系。构造B时如果提供的参数pA不为NULL,则B的实例即与参数pA所指向的对象之间建立了 相识关系。如果参数pA为NULL,还可以通过Attach建立相识关系,此时一般不允许Attach函数的参数pA为NULL。通过Detach解除相 识关系。 综上,聚合关系是说,一个对象的构造和析构都在另一个函数里面进行,聚合对象对被聚合对象的实现负责。相识关系是说,一个对象对另一个对象具有引用访问方式,而两个对象本身独立负责自身的构造和析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