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内存分析
文章目录
-
栈:一般来说,基本数据类型直接在栈中分配空间,局部变量(在方法代码段中定义的变量)也在栈中直接分配空间,当局部变量所在方法执行完成之后该空间便立刻被JVM回收,还有一种是引用数据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用关键字new创建出来的对象所对应的引用也是在栈空间中,此时,JVM在栈空间中给对象引用分配了一个地址空间(相当于一个门牌号,通过这个门牌号就可以找到你家),在堆空间中给该引用的对象分配一个空间,栈空间中的地址引用指向了堆空间中的对象区(通过门牌号找住址);
-
堆:一般用来存放用关键字new出来的数据。
示例一
package demo;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I love study!");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ackage demo;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student.setName("John");
student.setAge(23);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student.study();
Student student2 = student;
student2.setName("Jack");
student2.setAge(25);
System.out.println(student2.getName() + ":" + student2.getAg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
}
当我们运行程序时,JVM会把Student类与StudentDemo类编译完然后加载到JVM中一个叫方法区的地方,类的成员变量与成员方法也被加载到方法区中,此时内存模型如下
可以看到study方法右边各有一个16进制的标记,而name与age变量没有,这是因为每个对象都有各自的成员变量,而类中的成员方法却可以被每个对象所共用,为了节省内存空间,JVM为方法分配了该标记(也叫内存地址)便于每个new出来的对象查找调用;
接着JVM会自动寻找main方法,在栈中为main方法申请一个空间,这个过程也叫入栈,然后执行我们Student类中第5行代码
这时候,JVM在堆空间中分配一块内存给Student对象,并为其分配一个内存地址(如果对象的成员变量没有赋值,则JVM会为变量赋初始值),在栈中分配一块内存空间用于指向堆空间中的Student对象区的内存地址,此时内存模型如下
接着看代码第8行与第9行
程序为student对象的成员变量赋值,JVM会根据student所指向的地址在堆内存中寻找Student类的变量,并为变量赋新的值
第12行;这时student对象调用study方法,JVM在栈空间中为study方法申请了一块内存空间
study方法执行完后,立即释放栈空间,代码第14行,student2对象的引用指向了student所指向的地址
代码15与16行;为student2的变量赋值,由于student2与student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所以这时student对象中变量的值也被改变
到这,main方法中所有代码执行完毕,main方法所占用的栈空间也被回收,而堆空间等待GC回收
Java程序内存的简单分析 - 不能差不多 - 博客园 (cnblogs.com)
更具体的描述:
示例二
示例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