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日耀 资深数据库内核研发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喜欢研究主流数据库架构和源码,并长期从事分布式数据库内核研发。曾参与分布式 MPP 数据库 CirroData 内核开发(东方国信),现主要负责 MysqL 系列产品内核开发(青云科技)。
| 背景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成熟和普及,MysqL 运行在 K8s 平台提供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使用 MysqL on K8s 模式能够降低 MysqL 复杂的运维要求,对资源的利用也能达到更优的效果。
该系列文章将以 RadonDB MysqL Operator [1] 为例,为您介绍:如何基于成熟的 MysqL 高可用方案设计并实现编写 Operator。
什么是 RadonDB MysqL?
设计目标
让 RadonDB MysqL 使用 Operator 模式,支持在 Kubernetes 和 KubeSphere[2] 上安装部署和管理,自动执行与运行 RadonDB MysqL 集群有关的任务。
| MysqL on K8s 部署架构拓扑
该拓扑设计图中包含两部分:
- MysqL 主从复制集群
- 实现 Raft 选主协议的 Xenon 管理集群
三个灰色长方形矩阵代表 Pod 角色,每个 Pod 都包含 MysqL 容器、Xenon 容器、Slowlog 容器、Metrics 容器等。每一个 Pod 里面的 Xenon 管理当前 Pod 中的 MysqL,获取并保存当前状态,获取当前执行的复制状态信息等。单个 Pod 角色图解如下(仅列出主要容器):
| RadonDB MysqL Operator 架构
在 K8s 中 Operator 可以看作 CRD 和 Controller 的组合。
Operator 组件设计:
- 角色管理 (RBAC) :使用 kube-rbac-proxy[3] 和 Kubernetes API 交互来做 RBAC 认证。
- 控制器管理(Manager):包含一组自定义功能的控制器,其中包括最重要的通过自定义资源 Custom Resources 创建/更新 RadonDB MysqL 集群的控制器。
- 自定义资源(Custom Resources):用来描述构建 RadonDB MysqL 集群基本信息。
- Service 服务:用于实现集群读写分离服务,分别设计了 leader Service (用于应用读写业务)和 Follower Service (用于应用只读业务)。当然也包含了集群对应的 Service Account(未列出) Headless Service(未列出,用于解决主从切换带来的 IP 漂移问题,使集群对外暴露固定读写节点的虚 IP)。
| 总结
以上就是 RadonDB MysqL Operator 架构概览和设计思路。下一篇,我们将进入源码解析部分,介绍 RadonDB MysqL Operator 脚手架选型和集群描述 Spec 和 集群状态 Status 定义。
[1]. RadonDB MysqL Kubernetes:https://github.com/radondb/radondb-mysql-kubernetes
[2]. KubeSphere:https://kubesphere.com.cn
[3]. kube-rbac-proxy:https://github.com/brancz/kube-rbac-proxy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