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net 介绍
Skynet 是一个基于 Actor 模式的开源并发框架。
skynet 节点,通过 master ,认识网络中所有其它 skynet 节点。它们相互一一建立单向通讯通道。也就是说,如果一共有 100 个
skynet 节点,在它们启动完毕后,会建立起 1 万条通讯通道。
这个系统是单进程多线程模型。
每个内部服务的实现,放在独立的动态库中。由动态库导出的三个接口 create init release 来创建出服务的实例。init
可以传递字符串参数来初始化实例。比如用 lua 实现的服务(这里叫 snlua ),可以在初始化时传递启动代码的 lua 文件名。
每个服务都是严格的被动的消息驱动的,以一个统一的 callback 函数的形式交给框架。框架从消息队列里取到消息,调度出接收的服务模块,找到
callback 函数入口,调用它。服务本身在没有被调度时,是不占用任何 cpu 的。框架做两个必要的保证。
我用多线程模型来实现它。底层有一个线程消息队列,消息由三部分构成: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数据块。框架启动固定的多条线程,每条工作线程不断的
从消息队列取到消息。根据目的地址获得服务对象。当服务正在工作(被锁住)就把消息放到服务自己的私有队列中。否则调用服务的 callback 函数。当
callback 函数运行完后,检查私有队列,并处理完再解锁。
线程数应该略大于系统的 cpu 核数,以防止系统饥饿。(只要服务不直接给自己不断发新的消息,就不会有服务被饿死)
由于我们是在同一个进程内工作的。所以我对消息传递做了一点优化。对于目前的点对点消息,要求发送者调用 malloc
分配出消息携带数据用到的内存;由接受方处理完后调用 free 清理(由框架来做)。这样数据传递就不需要有额外的拷贝了。
Skynet 官网
https://github.com/cloudwu/skyne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