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mysql为主,redis为辅的 lnmp 架构的构建

文章目录


在本文,我们要讲解的是,如何使用redis,做MysqL的缓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的生产环境当中,客户端对数据库的读操作都是直接找redis拿数据的如果redis缓存里面没有数据,那么就会去找MysqL拿数据,并且给redis中缓存一份redis中的数据有两种情况不能使用:数据过期了或者MysqL中的数据更新了用户读的时候访问redis用户写的时候访问MysqL。实际上读的需求量是很大的,redis刚好是把数据缓存在内存当中,响应速度也快,也可以降低我们后台MysqL数据库的压力

实验背景:

server1  Nginx PHP 172.25.2.10
server2  数据库redis 172.25.2.11
真机  msql(mariadb数据库) 172.25.2.250
关闭3台主机的防火墙和selinux

基础环境的搭建

1.将原来server1上的redis的进程都关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配置Nginx做webserv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编辑Nginx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启Ngin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server1上安装PH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server1上编写测试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得用户访问数据的时候先去找redis模块拿数据,如果redis模块没有数据或者数据已经过期则用户就会去找MysqL拿数据

2.在server2上安装red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原来做的主从的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启red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在真机(250上安装mariadb)

首先清空环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授权使得前端服务器可以调用后台数据库
将测试数据导入数据库test中

MysqL -pwestos1234 < test.PH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浏览器中访问(server1)时。发现此时客户端访问到了MysqL数据库的信息
因为此时redis数据库里面还没有数据,因此第一次会去找MysqL数据库拿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第二次刷新访问时是从redis中拿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