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
对于安装比较简单,下载后解压到指定目录,目录结构如下
启动:
- 最简单的直接双击Nginx.exe,有黑窗一闪而过,不要怀疑,看一下logs的错误日志,如果没报错的话其实你已经启动成功了;
- 打开命令行,进入到Nginx的目录,执行start Nginx,同理,错误日志未报错的话启动成功
如果实在不放心地话,可以在cmd命令窗口输入命令 tasklist /fi "imagename eq Nginx.exe" ,出现如下结果说明启动成功:
关闭:
如果使用cmd命令窗口启动Nginx,关闭cmd窗口是不能结束Nginx进程的,可使用两种方法关闭Nginx:
- 输入Nginx命令:Nginx -s stop (快速停止Nginx) 或 Nginx -s quit (完整有序的停止Nginx);
- 使用命令:taskkill /f /t /im Nginx.exe
我们使用Nginx,一是用来做服务器,访问静态资源,二是做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我们可以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Nginx.conf 达到访问Nginx代理服务器时跳转到指定服务器的目的,即通过proxy_pass 配置请求转发地址,即当我们依然输入http://127.0.0.1:80 时,请求会跳转到我们配置的服务器。
#负载均衡 upstream target { server localhost:8080 weight=1 max_fails=2 fail_timeout=600s; #server 127.0.0.1:8081 weight=1 max_fails=2 fail_timeout=600s; } #代理服务器 server { listen 80; #不能同时代理同一台服务器(与上面的localhost不能一样) server_name 127.0.0.1;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 #输入localhost:80后会跳转到上面的upstram target proxy_pass http://target; } }
比如,我输入http:127.0.0.1:80/ls2017,实际访问的是http://localhost:8080/ls2017。
访问静态资源:
将静态资源(如jpg|png|css|js|html等)放在如下配置的E:/Nginx-1.14.0/html目录下,然后在Nginx配置文件中做如下配置(注意:静态资源配置只能放在 location / 中),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80/index.html 即可访问到 E:/Nginx-1.14.0/html目录下的 index.html。
#静态资源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 root E:/Nginx-1.14.0/html; index index.html;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