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云原生尝试——docker容器域名绑定

1.引言

    上一篇文章 主要是用实践的方式总结了如何去构建镜像,推送拉取运行镜像,现在来解决前一篇文章中遇到的问题:为容器增加域名。你如果说站在一个黑客的角度来看,域名要不要问题不大,因为ping一下基本就出来了。确实,但是我们写的网站都是面向用户的,如果你这儿直接是个ip用户多少会觉得怪异。于是本着强迫症的心里,我花了大概一天的时间反复对着服务器鞭尸,终于找了解决问题的关键——@H_404_31@Nginx

2.为什么问题的关键变成了Nginx?

    @H_404_31@你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我这个探索的过程,时间紧迫可以直接跳过。看了好多文章发现问题的根本还是这个Nginx的配置不太明白,于是想了个方法,在宝塔面板里面有Nginx的配置方法,用的是GUI,点两下就行,只要找到对应的Nginx的conf配置文件文件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用GUI配置一下https域名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启访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的现在域名https解析配置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就到了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可能你想说,懂了,那我就在docker里面搞一个Nginx,然后将这个Nginx配置文件给复制进去,建立相关的文件夹,然后把需要用到的ssl的公钥和私钥以及必要的日志打印文件给建好,毕竟在没有宝塔面板的情况下配个域名和https访问也不至于不能实现。虽然过程可能有些痛苦,但理论可行。很遗憾的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思路,@H_404_31@除了过于复杂外,还违背了docker的初衷。docker本来就是想@H_404_31@轻量化,我其实按照这个思路尝试过,由于自己Linux指令不熟以及对Nginx不是很了解,因此还是比较痛苦的,并且我发现进入Nginx容器的内部环境,前面也说过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小的Linux环境,为了节省内存开销和提供资源重用性,docker去掉了很多传统Linux镜像具有的功能,例如@H_404_31@vim等基础工具包,还需要自己下载,为了编辑文件下载这个然后删除(且不说删除方法的问题),属实太麻烦了。
    其实,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虽然容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貌似没有多余的交互,除了一个端口映射外,其实是可以使用文件映射的。因为咱这篇主要是针对应用的,所以很多理论知识就先不谈。其实是可以将我们下载的Nginx配置文件直接映射到使用服务器主机上的Nginx配置文件。之所以使用docker,主要还是防止版本等的冲突造成项目部署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但是及时软件(Nginx)更新了,软件也不至于会影响前一个版本的配置(使用方式)。一般情况下,都是提高软件本身的性能和稳定性。
    按照上面的这个方法,就需要首先找到Nginx在服务上的配置文件的具体位置了。找的话比较好找,进入Nginx软件下面找Nginx.conf文件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咱也不多说了,这里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直接将Nginx文件映射之后,由于我服务器使用的centos镜像,docker里面由于考虑到轻量化,只保留了核心,很多辅助功能被抛弃了,也就导致了存在服务器文件和docker容器的Linux文件不匹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容器其实运行在一个轻量化的Linux环境中,你把服务器中的配置文件复制进去之后,配置文件可能还有相互引入,这样换了环境直接寄,根本找不到引入的文件。你可能想说我都引入,十分复杂。所以,还是得搞明白Nginx在网站运行时到底干了些什么。

3.简单聊聊Nginx

    如果你的时间充裕,推荐去看一下@H_404_31@B站狂神说给的40分钟左右的教程,开个倍速了解一下比较快,通俗易懂。简单来说@H_404_31@Nginx基于C语言开发,速度快,支持5万并发(Tomcat不到1000),可以用来配置负载均衡、反向代理、动静结合。我的理解如下:
(1)负载均衡:由于网络用户逐渐庞大,因此很多厂商实际使用多台服务器,Nginx充当服务器的代理,将流量按照需要“平均分配”(有时候需要结合不同服务器的性能给不同权重)给这些服务器。对于session不同服务器的共享,虽然这个代理能插一手,但是由于性能等原因一般还是选择使用redis
(2)反向代理:首先要明白正向代理,正向代理指代理在客户端出现,“健康上网”就是一种(前端的代理也算),反向代理指的是在服务器上面代理,服务器为了提高性能让别人帮着处理;也正是代理的强大,所以高并发通常会有他的影子,可以不断的延伸,利用多个子级Nginx将流量压力给抵消掉,也就是构建一个服务器集群。
(3)动静结合:其实就是静态资源缓存在Nginx这样就不用再去服务器请求了,因为这个很经打,这样能够减少站在它后面瑟瑟发抖的服务器的压力。
    这里贴一篇讲的比较完整的文章吧:超级详细的nginx讲解

4.首先给主站点配置域名

    为了方便更好的说明问题,我这里重新做人,把服务器上面的Nginx先给卸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为了安全起见,先随便开一个容器,将容器里面的Nginx相关文件从容器复制到服务器中:

docker run --name=Nginx -d -p 80:80 Ngin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服务器中创建用来映射的文件目录,文件映射最好是使用文件夹,因为后面我们可能需要在原映射的基础上新增其他配置,使用文件能够提高扩展性,官方也是这么推荐的:

mkdir -p /data/Nginx

    将阿里云中的文件导出用于备份(防止文件缺损)(@H_404_31@cp 容器名:容器中的路径 备份出来的服务器路径):

docker cp Nginx:/etc/Nginx/Nginx.conf /data/Nginx/Nginx.conf
docker cp Nginx:/etc/Nginx/conf.d/ /data/Nginx/
docker cp Nginx:/usr/share/Nginx/html/ /data/Nginx/
docker cp Nginx:/var/log/Nginx/ /data/Nginx/

    为了由于缓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我这里直接换浏览器访问,确保Nginx能够正常使用(也就是我们拷贝出来的文件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就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了,删除容器,利用服务器上面的文件重新构建文件映射关系:

docker run --name=Nginx -d -p 80:80 -p 443:443 -v /data/Nginx/html:/usr/share/Nginx/html -v /data/Nginx/Nginx.conf:/etc/Nginx/Nginx.conf -v /data/Nginx/conf.d/:/etc/Nginx/conf.d/ -v /data/Nginx/Nginx/:/var/log/Nginx/ Nginx

    对上面的指令做出如下几点解释:
(1)@H_404_31@-p 80:80 -p 443:443,由于需要使用https和域名访问,所以需要额外增加443端口的映射;
(2)@H_404_31@-d,Nginx后台代理,需要长期运行;
(3)@H_404_31@-v /data/Nginx/html:/usr/share/Nginx/html映射Nginx的@H_404_31@html页面(主要是认页和报错页);
(4)@H_404_31@-v /data/Nginx/conf/Nginx.conf:/etc/Nginx/Nginx.conf,映射niginx的配置页;
(5)@H_404_31@-v /data/Nginx/conf.d/:/etc/Nginx/conf.d/,映射Nginx的扩展配置页;
(6)@H_404_31@-v /data/Nginx/logs:/var/log/Nginx,映射Nginx的日志文件
    最终得到的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Nginx配置文件的意思:

user  Nginx; #指定系统用户,这里使用的是Nginx创建的用户
worker_processes  auto;#定义Nginx对外提供web服务时的进程数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notice;#错误日志信息存储位置
pid        /var/run/Nginx.pid;#进程控制块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进程同时打开的最大连接数
}


http {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支持的类型,这个可以联想一下nodeJS里面的那个第三方依赖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认类型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日志格式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main;#访问日志

    sendfile        on;#开启文件发送功能
    #tcp_nopush     on;

    keepalive_timeout  65;#长连接过期时间

    #gzip  on;

    include /etc/Nginx/conf.d/*.conf;#这个非常重要,引入conf.d下面的全部.conf后缀的配置文件
}

    官方给了一个认的配置文件(@H_404[email protected]):

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这里其实是一个拦截
        root   /usr/share/Nginx/html;
        #站点位置,这里需要使用容器里面的路径而不是服务器,因为最终容器环境对因为Linux环境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知道PHP应该的都懂,这里是认展示的页面配置
    }
    #报错页面处理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

    好嘞,咱接下来直接配置域名访问。如果你之前也是使用的宝塔面板,那么恭喜你,你只需要把阿里云证书文件夹(@H_404_31@cert)找到复制到 @H_404_31@/data/Nginx/conf.d目录下(为什么放这儿?因为这个映射的时候使用的是目录,而且挨着配置文件最近,方便修改),如果不是的话你得去阿里云重新下载,然后新建文件夹,把证书放进去,也不难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不信,可以进入容器查看,举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把修改之后的文件放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基本上你只需要@H_404_31@修改域名和域名对应的证书,因为我这里其实没有部署任何站点,特别强调证书的路径是@H_404_31@/etc/Nginx/conf.d,不是@H_404_31@/data/Nginx/conf.d,容器最终跑的位置是在docker提供的Linux环境中):

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443 ssl http2;
    server_name nightowl.top;
    location /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if ($server_port !~ 443){
        rewrite ^(/.*)$ https://$host$1 permanent;
    }
    ssl_certificate    /etc/Nginx/conf.d/cert/nightowl.top/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etc/Nginx/conf.d/cert/nightowl.top/privkey.pem;
    ssl_protocols TLSv1.2 TLSv1.3;
    ssl_ciphers EECDH+CHACHA20:EECDH+CHACHA20-draft:EECDH+AES128:RSA+AES128:EECDH+AES256:RSA+AES256:EECDH+3DES:RSA+3DES:!MD5;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ff;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ssl_session_timeout 10m;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

    诶,跑不了,不保熟是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还需要一步调整,将docker对应的Nginx容器的配置修改一下(这里是参考了大佬的文章),修改方法如下:
(1)定制运行docker服务,@H_404_31@systemctl stop docker;
(2)在服务器中找到容器的配置文件,@H_404_31@/var/lib/docker/容器ID/hostconfig.js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编辑,找到@H_404_31@"PortBindings":{"80/tcp":[{"HostIp":"","HostPort":"80"}]]},替换成如下json配置项:

"PortBindings":{"80/tcp":[{"HostIp":"","HostPort":"80"}],"443/tcp":[{"HostIp":"","HostPort":"443"}]},

(4)重启docker服务,@H_404_31@systemctl start docker,然后重新运行容器。
成功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直接快速还账:
直接给出路由转发思路的Nginx配置如下:

server
{
	listen 443 ssl http2; # listen 80;
    server_name visualization.admin.nightowl.top;
    if ($server_port !~ 443){
        rewrite ^(/.*)$ https://$host$1 permanent;
    }
    ssl_certificate    /etc/Nginx/conf.d/cert/visualization.admin.nightowl.top/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etc/Nginx/conf.d/cert/visualization.admin.nightowl.top/privkey.pem;
    ssl_protocols TLSv1.1 TLSv1.2 TLSv1.3;
    ssl_ciphers EECDH+CHACHA20:EECDH+CHACHA20-draft:EECDH+AES128:RSA+AES128:EECDH+AES256:RSA+AES256:EECDH+3DES:RSA+3DES:!MD5;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ssl_session_timeout 10m;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error_page 497  https://$host$request_uri;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8.136.14.176:88/;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REMOTE-HOST $remote_addr;
        add_header X-Cache $upstream_cache_status;
        proxy_connect_timeout 30s;
        proxy_read_timeout 86400s;
        proxy_send_timeout 30s;
        proxy_http_version 1.1;
        proxy_set_header Upgrade $http_upgrade;
        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upgrade";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临时再来补充一个,如果这个是Vue项目的话,上面的这种部署方式需要稍作调整,因为这样会将直接将html页面给锁死了。经过不断的尝试,最终得到如下的部署思路。
(1)由于每个人的服务器一般都不是只部署一个网站,锁死html将导致Vue的部署冲突,所以修改Nginx的部署方式如下(保证Nginx配置文件的通用性的同时取消html页面的绑定):

docker run --name=Nginx -d -p 80:80 -p 443:443  -v /data/Nginx/Nginx.conf:/etc/Nginx/Nginx.conf -v /data/Nginx/conf.d/:/etc/Nginx/conf.d/ -v /data/Nginx/Nginx/:/var/log/Nginx/ Nginx

(2)然后在部署Vue的时候,使用如下的@H_404_31@Dockerfile(这里其实就是Nginx的@H_404_31@动静结合里面的@H_404_31@静):

FROM Nginx
copY dist/  /usr/share/Nginx/html/

这样就能保证Vue的静态文件出现在vue项目镜像的独立目录中,最后对应的包含域名的配置方式如下:

server
{
    listen 443 ssl http2;
 	server_name weixin.nightowl.top;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8.136.14.176:88/;
    }
    if ($server_port !~ 443){
        rewrite ^(/.*)$ https://$host$1 permanent;
    }
    ssl_certificate    /etc/Nginx/conf.d/cert/weixin.nightowl.top/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etc/Nginx/conf.d/cert/weixin.nightowl.top/privkey.pem;
    ssl_protocols TLSv1.1 TLSv1.2 TLSv1.3;
    ssl_ciphers EECDH+CHACHA20:EECDH+CHACHA20-draft:EECDH+AES128:RSA+AES128:EECDH+AES256:RSA+AES256:EECDH+3DES:RSA+3DES:!MD5;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ssl_session_timeout 10m;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error_page 497  https://$host$request_uri;
}

最后补上项目的效果展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lus:创作不易,好心人,请点个赞再走吧!

参考文章(已点赞):

(1)Docker 安装nginx并且配置文件的映射
(2)0docker安装nginx并映射文件
(3)nginx配置https 基于docker容器运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