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 对象
1. Promise 对象有两个特点
1.1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
promise 有三种状态
- pending:初始状态
- fulfilled:操作成功
- rejected:操作失败
-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
1.2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
- promise 状态的改变只能有两种可能
- pending -> fulfilled
- pending -> rejected
2. promise 的缺点
2. promise 的优点
-
有了 Promise ,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
-
promise 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3. promise.prototype.then()
p.then(value => {
// fulfilled
}, reason => {
// rejected
})
返回值:promise对象 --> 可以被链式调用
4. promise.prototype.catch()
p.catch(reason => {
// 拒绝
})
返回值:promise对象 --> 可以被链式调用
描述
- catch() 可以用于 promise 组合中的错误处理
5.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p.finally(() => {
// 返回状态为resolved或rejected
})
返回值:设置了 finally 回调函数的 promise 对象
6. promise.all()
Promise.all(iterable);
iterable
- 一个可迭代对象,如array | string
返回值
-
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该 promise 对象 在 iterable 参数对象里所有都成功时才会触发成功,一旦有任何一个 iterable 里面的 promise 对象失败则立即触发该 promise 对象的失败。
-
该 promise 对象在触发成功状态以后,会把一个包含 iterable 里所有的 promise 返回值的数组作为成功回调的返回值,顺序跟 iterable 的顺序保持一致。
-
错误处理:若该 promise 对象触发了失败状态,它就把 iterable 里第一个触发失败的 promise 对象的错误信息作为它的错误信息。
使用
-
promise.all() 等待所有都完成(或第一个失败)
-
若参数中包含非 promise 值,该值将会被忽略,但仍会被放在返回数组中
promise.all() 当且仅当传入的可迭代对象为空时为同步
7. promise.race()
promise.race(iterable)
返回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