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Python什么时候使用自定义类?Python自定义类的使用方法

Python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对象,它提供了许多高级的内建数据类型,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是Python的优点之一。那么什么时候使用自定义类呢?最近很多小伙伴对此特别的好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操作吧。

我们首先定义一个Person类,当我们不使用自定义方法操作的时候,是这样的,如下:

person=['wang', 23, 'male']  #0-姓名, 1-年纪, 2-性别
print(person[0], person[1], person[2])

通过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我们使用的方法是内建类型list,在成员函数的数据进行引用的时候,是需要用下标来引用的,这样的表示方法并不是特别的直观,下面还可以改用dic类型来做:

person1={'name':'wang', 'age': 23, 'sex': 'male'}
person2={'name':'haung', 'age': 20, 'sex': 'female'}
print(person1['name'], person1['age'], person1['sex'])

这种方式就比较的直观,但是因为字典的语法处理会比较的麻烦,所以在引用的时候比较的不方便,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自定义类的使用了,代码如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def __str__(self): #重载该函数便于测试
        sep = ','
        return self.name+sep+str(self.age)+sep+self.sex
person1 = Person('wang', 'male') 
person2 = Person('huang', 20, 'female')
print(person1)
print(person2.name, person2.age, person2.sex)

在这代码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使用自定义的类进行构造函数的定义,在数据成员的引用上也比较的方便,比前面两种操作都简便。

关于Python什么时候使用自定义类?Python自定义类的使用方法文章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