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Python真假判断符号是什么?Python对真假判断的方式有哪些

python程序开发过程中判断某个值为真或者假是比较常见的需求,或者说对数据校验的一种方式,而python判断真假的方式也有几种。下文主要介绍的就是python判断真假的方式以及符号,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往下看看来学习该知识。

一、数字0和1

很多小伙伴在学习一些代码示例时可能会看到if条件后面跟着的值为0或者1,又或者表达式返回的值为这两个数字。这是因为python中数字0和1就分别表示为假和为真,而布尔类型的是整数类型的子类,那么False以及True就是这两个数字的子值。使用在if条件判断过程中才可以使用0和1来完成真假判断,代码如下:

if 0:
  print(123)

二、not关键字

这个关键字属于逻辑运算符,它的作用就是来对真假结果进行取反操作。也就是将真变为假,以及假变为真。它的语法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这个结果不是真的或假的才往下执行,代码示例如下所示:

if not 10 < 3:
  print(123)

以上代码之中表达式10小于3肯定是不成立的,所以返回的结果就为表示假的False。但是在前面有个not逻辑运算符,它就会将返回值变为True从而可以执行代码块。而它的实际意思可以这么来理解,如果数字10不小于3就执行代码

三、正数以及负数

而有时候也可以看到在if条件判断中会使用负数或者正数,但是除了特殊值0和1之外,其他的数字都会被视为True来实现,代码如下:

if (-2):
  print('a')
else:
  print('b')
a

以上就是关于“Python真假判断符号是什么?Python对真假判断的方式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