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常见问题
-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不存的数据,由于缓存中没有,将查询数据库,数据库也没有该记录,出于容错的考虑,并没有将该次查询的null写入缓存。如此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会到数据库中查询,此时缓存的意义丢失,当请求该数据的流量过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
解决方案:空结果也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 -
缓存雪崩
缓存雪崩是指在我们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缓存在某一时刻同时失效,请求全部转发到数据库,数据库瞬时压力过大造成雪崩。
解决方案:原有的失效时间基础上增加一个随机值,比如1-5分钟随机,这样每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的重复率就会降低,就很难引发集体失效的事件。 -
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一些设置有过期时间的key,如果这些key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被超高并发地访问,是一种非常“热点”的数据。当这个key过期时,大量请求同时访问该数据,那么这些请求会落到数据库上,从而造成缓存击穿。
【注意】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的区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