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动操作redis
通过配置获取django_redis的get_redis_connection,进行操作,如下:
from django_redis import get_redis_connection
conn = get_redis_connection("default") # redis.client.StrictRedis
# 支持所有redis的接口
conn.hset('hash_test','k1','v1')
# 也可以手动将数据清除
get_redis_connection("default").flushall()
# 得知连接池的连接数
get_redis_connection("default").connection_pool
3.全站缓存
主要使用两个中间件实现:
-
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
UpdateCacheMiddleware :将数据更新到缓存中
-
该中间件会自动在每个响应中设置几个headers:
-
设置Expires为当前日期/时间 加上 定义的CACHE_MIDDLEWARE_SECONDS值,GMT时间
-
设置响应的Cache-Control的max-age,值是定义的CACHE_MIDDLEWARE_SECONDS值。
-
-
如果视图设置了自己的缓存时间(即设置了Cache-Control 的max age),那么页面将被缓存直到到期时间,而不是CACHE_MIDDLEWARE_SECONDS。
使用装饰器 django.views.decorators.cache可以设置视图的到期时间(使用cache_control()装饰器,代码:@cache_control(max_age=3600))或禁用视图的缓存(使用never_cache()装饰器,代码:@never_cache)
-
如果USE_I18N设置为True,则生成的缓存key将包含当前语言的名称,这样可以轻松缓存多语言网站,而无需自己创建缓存密钥。
-
如果 USE_L10N设置为True 并且 USE_TZ被设置为True,缓存key也会包括当前语言
-
在settings的中间件中设置:
MIDDLEWARE = [
'django.middleware.cache.UpdateCacheMiddleware',
# 其他中间件...
'django.middleware.cache.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
注意:UpdateCacheMiddleware必须是第一个中间件,FetchFromCacheMiddleware必须是最后一个中间件
然后,将以下必需设置添加到Django的settings文件中:
-
CACHE_MIDDLEWARE_ALIAS - 用于存储的缓存别名。
-
CACHE_MIDDLEWARE_SECONDS - 每个页面应缓存的秒数。
-
CACHE_MIDDLEWARE_KEY_PREFIX - 用于生成缓存key的前缀,如果使用相同的Django安装在多个站点之间共享缓存,请将其设置为站点名称或此Django实例特有的其他字符串,以防止发生密钥冲突。如果你不在乎,请使用空字符串。
CACHE_MIDDLEWARE_ALIAS = 'default'
CACHE_MIDDLEWARE_SECONDS = 10
CACHE_MIDDLEWARE_KEY_PREFIX = ''
在视图中:
def index(request):
# 通过设置时间戳,进行多次访问,可以看到时间戳的变化,就可以得知是否是缓存页面了
return HttpResponse('欢迎光临,当前时间戳:' + str(time.tim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