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篇将记录Redis持久化存储两大技术:AOF日志、RDB快照
本篇重点
“AOF日志实现”
“AOF日志三种写回策略”
“AOF重写——避免日志过大的解决方案”
前言
Redis持久化存储两大技术:AOF日志、RDB快照
AOF: Append Only File
RDB: Redis DB
背景
Redis运行中,若突然宕机,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都会丢失。此时如果从后端数据库恢复数据,虽然可行,但也会导致效率问题:
因此,Redis实现数据持久化的方式,要避免从后端数据库中恢复数据,采用的方式就是AOF日志和RDB快照,本篇文章主要讨论AOF日志。
1. AOF日志实现
- 写后日志:先执行命令,数据写入内存;再记录日志
- 日志记录内容:Redis收到的每一条命令,记录格式如下:
- “写后日志”的原因
- AOF日志在主线程中执行
- AOF不会阻塞当前写操作(先执行命令,后记录日志)
- AOF潜在风险:
以上的AOF潜在风险都与AOF日志写盘时间相关,解决方案——AOF三种写回策略
2. AOF日志三种写回策略——appendfsync参数的三个可选项
Always——同步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后,同步写磁盘
Everysec——每秒写回:日志暂时写到AOF日志cache,每隔1s写盘
No——操作系统控制的写回:日志暂时写到AOF日志cache,由OS决定何时写盘
配置项 | 写回时机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Always | 同步写回 | 可靠性高 数据基本不丢失 |
每个写操作都伴随写盘,性能影响较大 | 高可靠性 |
Everysec | 每秒写回 | 性能适中 | 宕机时丢失1s内数据 | 允许少量数据丢失,同时性能影响较小 |
No | OS控制写回 | 性能好 | 宕机时丢失数据较多 | 高性能 |
QA
解决方案:AOF重写机制
3. AOF重写——避免AOF日志过大
- AOF重写:Redis根据数据库现状,创建一个新的AOF文件
- 原理:“多变一”——某个KV被多条命令反复修改
- AOF重写是否会阻塞主线程?AOF重写机制。
- AOF日志由主线程写盘
- AOF重写日志由后台子进程bgrewriteaof执行
- 重写过程——“一个拷贝,两处日志”
- “一个拷贝”:主线程fork bgrewriteaof子进程,通过拷贝页表(OS的“写时复制”原则)访问主线程的内存数据
- “两处日志”:写操作发生时,AOF日志与AOF重写均先将操作记录到各自日志cache中,随后fork bgrewriteaof子进程进程重写日志操作
- AOF非阻塞的重写过程
结尾
AOF故障恢复需要运行所有操作记录,即“重放”过程很慢,既能避免数据丢失,又能更快恢复数据的方法——“RDB快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