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spring入门四【面向切面编程】

开发过程中很多时候会用到日志、事务等操作,这些操作如果要写在业务代码中会相当麻烦,这时就会用到面向切面编程(AOP),AOP作为一种编程思想,和OOP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面向对象侧重于万事万物皆对象,而面向切面编程则侧重于事务的一个方面。在面向切面编程过程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切面、切点、连接点、通知

通知:描述了切面要完成的工作,例如,要向某个方法注入日志功能,这里的日志功能就是通知通知分为5种:Before、After、After-returning、After-throwing、Around

切点:定义了通知被应用的地方,如,某个类上的某个方法;例如,在test类的print方法

切面:横切关注点被模块化的类,由通知和切点组成,换句话来说切面定义了要向目标程序注入的全部内容;规定了在目标方法上执行什么样的动作;

连接点:程序执行过程中切面可以被插入的一个点,如方法调用、成员变量初始化,在spring中只支持方法调用

 

面向切面编程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预编译,另一种是动态代理,AspectJ属于预编译,springAOP属于运行期动态代理方式。spring实现了对AspectJ的支持。下面看springAOP和AspectJ的使用方式,

springAOP

这里使用配置文件的方式,实现springAOP,看配置文件

    <aop:config>
        <!--声明一个切面类  可以有多个-->
        <aop:aspect id="myAspect" ref="aspect">
            <!--声明一个切点-->
            <aop:pointcut id="point1" expression="execution(* com.cn.study.day6.Test.*(..))"/>
            <!--通知-->
            <aop:before method="before" pointcut-ref="point1" />
            <aop:around method="around" pointcut-ref="point1"/>
        </aop:aspect>
        
    </aop:config>
    <!--配置切面类-->
    <bean id="aspect" class="com.cn.study.day6.Aspect"></bean>


要配置AOP,在spring中使用了<aop:config>标签在这标签中可以配置多个切面标签(<aop:aspect>),每个切面代表了一种横切关注点,从前面的阐述中可以知道一个切面包含两部分,一个是切点,另一个通知,在<aop:aspect>标签中定义切点(<aop:pointcut>)和通知(aop:before 前置通知),在切点中配置了通知被应用的位置,即匹配Test类的任何方法(execution(* com.cn.study.day6.Test.*(..))),在通知标签中配置了执行目标方法通知,切点是point1;下面看具体的切面类,

package com.cn.study.day6;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切面类
public
class Aspect { //前置通知调用方法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我是前置通知!"); }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jp){ System.out.println("我是环绕通知!"); Object object=null; try {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前"); object = jp.proceed();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之后"); } catch (Throwable e)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object; } }

切面类中的方法要和通知中method属性方法名字保持一致,下面是目标方法

 org.springframework.cache.annotation.Cacheable;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Test {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业务方法!");
    }
}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业务方法
总结下这个切面类的含义,即在执行com.cn.study.day6.Test类中的任何方法之前都会首先执行com.cn.study.day6.Aspect切面类中的before方法,看打印结果,

我是前置通知!
业务方法

结果显示首先执行了切面类中的before方法,然后执行的是目标类中的method1方法

上面就完成了一个面向切面编程的例子,我们实现的是在方法调用之前实现横切,那么面向切面编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最后进行说明,接着看AspectJ

 

AspectJ

AspectJ是AOP的另一种实现,要使用AspectJ必须打开自动代理,如下

<aop:aspectj-autoproxy></aop:aspectj-autoproxy>

这是对AspectJ的自动代理,然后就可以使用AspectJ了,看下面的切面类

 com.cn.study.day7;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Before;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pointcu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Aspect
 AspectTest {
    前置通知调用方法  通知
    @Before("pointcut1()")
    切点
    @pointcut("execution(* com.cn.study.day7.Test.*(..))" pointcut1(){
        
    }

}

由于加了@AspectJ的类无法被自动识别,所以需要加载@Component注解,有了这两个注解之后,此类便是一个切面类了,在切面类里可以声明切点和通知,我们定义了一个pointcut1的切点,此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是void,此切点对com.cn.study.day7.Test下的所有方法有效,接着使用@Before定义了一个前置通知,且使用的切点为pointcut1(),打印结果如下,

我是前置通知!
业务方法

上面便完成了使用AspectJ的切面编程;另,在定义通知的之后也可以直接使用表达式(execution(* com.cn.study.day7.Test.*(..)))而不必引用某个切点,引用某个切点的好处是,在定义了切点之后可以复用。

综上,是两种实现AOP的配置,AOP的使用场景是在不破坏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比如日志、事务控制,使用AOP可以很好地减少代码的侵入,在原有代码不变的基础上轻松实现日志、事务控制、权限控制等。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开发过程当中使用的都很广泛,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有不足之处,欢迎指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