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ding
步长
卷积核(也称“滤波器”,filter)
feature map
归一化算法:x=(x-Min)/(Max-Min); 归一化之后可以保证每一个x都在[0,1]的区间内。
网络结构
主要包括卷积层、池化层。细节:滤波器、步长、卷积操作、池化操作等。
- 网络结构描述:对于一幅图片一般会使用多个卷积核(滤波器),将它们统一放到卷积层里来操作,这一层中有几个滤波器,就会得出几个feature map,接着经过一个池化层(pooling),将生成的feature map缩小(降维)。下图为神经网络中一个标准的卷积操作组合,channel的个数代表卷积层的深度;池化层只有一个滤波器(filter),主要参数尺寸大小(即步长大小)
- 卷积网络的完整结构
一个卷积网络里包括5部分:输入层、若干个卷积操作和池化层结合的部分、全局平均池化层、输出层
- 输入层:将每个像素代表一个特征点输入进来。
- 卷积操作部分:由多个滤波器组合的卷积层。
- 池化层:将卷积结果降维
- 池化的主要目的是降维,即在保持原有特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数组的维数变小。
- 均值池化
- 最大池化
- 反向传播
- 全局平均池化层:对生成的feature map取全局平均值
- 输出层:需要分成几类,相应的就会有几个输出节点。每个输出节点都代表当前样本属于的该类型的概率。
- 池化与卷积的算法不同:
- 卷积是将对应像素上的点相乘,然后再相加
- 池化中只关心滤波器的尺寸,不考虑内部的值。算法是,滤波器映射区域内的像素点取平均值或最大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