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智元新知"关注
微信扫一扫可直接关注哦!

CentOS7学习笔记(二) 文件目录、VIM的简单介绍与使用

目录结构了解

CentOS系统中没有磁盘的概念,一切皆文件/目录下的的一个文件夹目录就相当于磁盘了,这里简单记录几个常用的目录以及对应的作用:

  1. dev:Linux一切皆文件包括硬件也进行了文件化,可以在该目录下看到所有的硬件设备

  2. medie:连接到系统中的硬件例如U盘、光驱等会被系统识别并挂载到该目录下

  3. mnt:外部存储挂载,例如Windows、Linux双系统时可以将windows分区挂载到该目录下,再或者虚拟机与物理机的文件共享

  4. etc:关于一些环境变量之类的配置项都在该目录下

  5. bin:我们常用的命令几乎都放在了当前目录下,例如cd、ls

  6. sbin:相对于bin多了一个s(super),是系统管理员才能使用的一些程序命令

  7. home:系统中每新增一个用户,都会在该目录下都会生成对应的文件夹,类似C盘下的用户目录

  8. root:root用户目录,它拥有至高权限且独享一个根目录,且其他用户不能访问该目录

  9. usr:程序一般都安装在该目录下,类似于C盘的Program Files文件

  10. opt:usr目录用来安装程序,安装程序所需要的安装包一般就都放在该目录下

  11. tmp:用于存放一些系统产生的临时文件

......

还有剩下的例如lib、proc、srv、sys...等目录暂时不需要了解

VIM编辑器使用技巧

将来操作服务器几乎90%都是命令行操作,图形界面太过奢侈,但是命令行操作有点问题,那就是不能对文本记性编辑,Linux针对文本编辑内置了VI编辑器,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网安装VIM编辑器,他俩的使用方式以及快捷键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VIM相比VI多了代码高亮功能,安装VIM的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y vim

1. VIM命令介绍

vim命令后面跟上路径文件名称,如果目标文件存在就打开该文件,如果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

2. VIM的三种状态/模式

VIM共有三种模式:

  • 编辑模式:也就是运行vim 1.txt刚进入时的状态,只能对文件进行简单编辑,不能直接的编辑

  • 插入模式:左下角会提示--INSERT--,该模式下可以对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任意编辑

  • 命令模式:需要在编辑模式下才可以使用,具体等使用时就可以明白

插入模式也没啥好说的,就字母i进入插入模式,然后Esc退出编辑模式

3. 编辑模式简单了解

复制粘贴(行):按下字母yy复制当前光标所在行,然后在按下字母p对内容进行粘贴

复制粘贴(多行行):依次按下4yy可以从当前光标所在行向下数到第四行进行复制,然后在按下字母p对内容进行粘贴

光标移动:按下字母gg会跳到最上面的位置,按下字母G会跳到最底下的位置

查找内容:以/开头后面跟上需要查找的内容,例如/String,文本中所有String都会高亮显示
按下小写字母n可以跳转到下一个String所在的位置,大写字母N可以跳转到上一个String所在的位置

4.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也是需要在编辑模式下使用的,以:开头的就是命令,例如:

:w:当我们在插入模式修改内容后Esc退回到编辑模式,想要保存内容就需要使用该命令

:q退出VIM编辑器,可以与上一个命令结合使用,:wq保存并退出

:set nu:打开VIM的行号,与之对应的就是:set noun关闭行号

:nohlsearch关闭查找,当运行查找模式后发现所有文件内容都高亮了,通过该命令可以关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