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 n 个人被分成数量未知的组。每个人都被标记为一个从 0 到 n - 1 的唯一ID 。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groupSizes ,其中 groupSizes[i] 是第 i 个人所在的组的大小。例如,如果 groupSizes[1] = 3 ,则第 1 个人必须位于大小为 3 的组中。
返回一个组列表,使每个人 i 都在一个大小为 groupSizes[i] 的组中。
每个人应该 恰好只 出现在 一个组 中,并且每个人必须在一个组中。如果有多个答案,返回其中 任何 一个。可以 保证 给定输入 至少有一个 有效的解。
示例 1:
输入:groupSizes = [3,3,3,3,3,1,3]
输出:[[5],[0,1,2],[3,4,6]]
解释:
第一组是 [5],大小为 1,groupSizes[5] = 1。
第二组是 [0,1,2],大小为 3,groupSizes[0] = groupSizes[1] = groupSizes[2] = 3。
第三组是 [3,4,6],大小为 3,groupSizes[3] = groupSizes[4] = groupSizes[6] = 3。
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有 [[2,1,6],[5],[0,4,3]] 和 [[5],[0,6,2],[4,3,1]]。
示例 2:
输入:groupSizes = [2,1,3,3,3,2]
输出:[[1],[0,5],[2,3,4]]
提示:
groupSizes.length == n
1 <= n <= 500
1 <= groupSizes[i] <= n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group-the-people-given-the-group-size-they-belong-to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这道题的重点在于读懂题意,简单翻译如下:
输入:groupSizes = [2,1,3,3,3,2]
输出:[[1],[0,5],[2,3,4]]
数组的索引对应的是用户的 ID,用上面的代码来举例。例如用户 0 所在组大小为 2,也就是说这个组有 2 个人。然后索引 5,也就是用户 5 所在的用户组也是 2。说明用户 0 和用户 5 是在一个组。索引 1,也就是用户 1 所在的组为 1,只有它自己。用户 2 3 4 为一组,因为组大小为 3,有 3 个人。
这样就能看出来有 3 个组了,所以答案是 [[1],[0,5],[2,3,4]]
即把相同的值的数放在同一个组,返回他们的原始索引。所以想到哈希,一个key(相同的值),一个索引数组(存放原始索引)
这道题还有种特殊情况,例一,共有6个3,那么说明一共有两个大小为3的数组,所以还要个数cnt,后面需要把相同值的数再次分组。
UTHASH吧,对于复杂哈希,C语言也就这个神兵利器了;
typedef struct {
int key;
int cnt;
int idxarr[500];
UT_hash_handle hh;
} UTHASH;
int** groupThePeople(int* groupSizes, int groupSizesSize, int* returnSize, int** returnColumnSizes){
UTHASH *mymap = NULL;
int i, j;
int **retarr = malloc(sizeof(int *) * 500);
for (i = 0; i < 500; i++) {
retarr[i] = malloc(sizeof(int) * 500);
}
returnColumnSizes[0] = malloc(sizeof(int) * 500);
for (i = 0; i < groupSizesSize; i++) {
int gkey = groupSizes[i];
UTHASH *find = NULL;
HASH_FIND_INT(mymap, &gkey, find);
if (find != NULL) {
find->idxarr[find->cnt] = i;
find->cnt++;
} else {
UTHASH *new = malloc(sizeof(UTHASH));
new->key = gkey;
new->idxarr[0] = i;
new->cnt = 1;
HASH_ADD_INT(mymap, key, new);
}
}
UTHASH *cur, *tmp;
int arrnum = 0;
HASH_ITER(hh, mymap, cur, tmp) {
int cycle = cur->cnt / cur->key;
for (i = 0; i < cycle; i++) {
for (j = 0; j < cur->key; j++) {
int idx = i * cur->key + j;
int oidx = cur->idxarr[idx];
retarr[arrnum][j] = oidx;
}
returnColumnSizes[0][arrnum] = cur->key;
arrnum++;
}
}
*returnSize = arrnum;
return retarr;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与技术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