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my.oschina.net/sulliy/blog/289486
键盘输入在Cocos2Dx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功能键的处理:后退键和菜单键。第二部分是处理字符输入。功能键相关的代码位于cocos2dx\keypad_dispatcher。字符输入的代码位于\cocos2dx\text_input_node。
我们先看功能键的处理部分。功能键的处理比较简单,只是支持后退键和菜单键。而且功能键的支持只是对WP和Android有效。功能键部分的类关系如下图所示。结构类似于触控处理。只是少了一个Delegate接口。
CCKeypadDelegate定义了两个功能键的处理接口。如果我们对处理功能键感兴趣,我们只需要继承CCKeypadDelegate,然后实现这两个接口即可。cclayer已经继承了CCKeypadDelegate。我们在定义自己的层的时候,可以重载它即可。
我们还是从WIN32的窗口过程开始,来看功能键处理接口怎么被调用到。CCEGLView::WindowPro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CCDirector内部有一个CCKeypaddispatcher类型的成员。它就是Cocos2Dx里面负责功能键处理的唯一对象。CCDirector有接口setKeypaddispatcher来替换它默认的功能键处理对象。但现在还没有被使用到。系统将收到的功能键消息(退出键、菜单键)交给CCKeypaddispatcher的dispatchKeypadMSG处理。
bool
CCKeypaddispatcher::dispatchKeypadMSG(ccKeypadMSGTypenMsgType)
{
true
;
(nMsgType)
:
;
;
CCKeypaddispatcher::dispatchKeypadMSG内部遍历所有的Handler,然后取出Handler包裹的Delegate,再根据功能键的类型,分别调用Delegate的keyBackClicked或keyMenuClicked。m_bLocked标记是为了分发功能键消息的过程中,又有Handler被添加进来,或者删除掉。CCKeypaddispatcher::removeDelegate和CCKeypaddispatcher::addDelegate在删除和添加时,会检查m_bLocked标记。如果现在正在分发消息,添加和删除的Delegate都先暂存起来,分别放到m_pHandlersToRemove和m_pHandlersToAdd当中。当CCKeypaddispatcher::dispatchKeypadMSG完成消息分发以后,才真正从m_pDelegates中进行删除或添加。相应的代码由于篇幅的关系,没有贴在这。
m_pDelegates中的Delegate是CCKeypaddispatcher::forceAddDelegate添加进来的。但它并不直接暴露给外部。暴露给外部的添加功能键处理Handler的接口是CCKeypaddispatcher::addDelegate。cclayer在自己的成员函数cclayer::setKeypadEnabled中,将自己注册到CCKeypaddispatcher:
跟触控处理一样,cclayer默认也不是不开启功能键功能的。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怎么在游戏中使用功能键。
方式一:使用自己的Layer。然后重写keyBackClicked和keyMenuClicked函数,并且setKeypadEnabled(true)。
方式二:自己定义了一个处理类,让它继承自CCKeypadDelegate,并实现keyBackClicked和keyMenuClicked函数。然后调用CCDirector::sharedDirector()->getKeypaddispatcher()->addDelegate(pYourOwnHandler)。
Android上面,使用的本地方法是Java_org_cocos2dx_lib_Cocos2dxRenderer_nativeKeyDown。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
对于字符串的输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Cocos2Dx提供的功能不包括输入法,虽然名字叫做IME。Cocos2Dx提供的处理字符输入的功能包括:从系统接收输入的字符串,然后进行分发;一些常见的输入控件:CCTextFieldTTF和CCEditBox。Cocos2Dx的GUI部分还是比较弱,很多输入控件的支持都需要自己去做。我们先看下用户输入的流程:
第一步:使得输入控件得到焦点。在手机上一般就会弹出虚拟键盘。
第三部:用户输入完毕。可以以回车结束,也可能是通过控件失去焦点。
第一步和第三步是用户操作的主动过程。分别对应到CCIMEDelegate::attachWithIME和CCIMEDelegate::detachWithIME。第二步,每输入一个字或者词,操作系统就会将输入的字符通过系统消息的方式告知应用。对应的接口是CCIMEDelegate::insertText和CCIMEDelegate::deleteBackward。
我们先看attachWithIME和detachWithIME。attachWithIME和detachWithIME在CCIMEDelegate中有默认实现。就是调用CCIMEdispatcher::attachDelegateWithIME和CCIMEdispatcher::detachDelegateWithIME。主要功能是在何时的时机调用CCIMEDelegate的四个函数:canAttachWithIME、didAttachWithIME、canDetachWithIME和didDetachWithIME。带有can前缀的用来测试现在是否可以attach或者detach IME。did前缀的函数用来通知Delegate现在已经做了attach或detach IME。这些回调函数给Delegate一些处理其它的事务的机会。
但什么怎么触发attachWithIME或者detachWithIME呢?答案是我们自己控制。举一个常见例子:用户点击一个控件。控件在Cocos2Dx可以做成一个cclayer。因为cclayer带有处理触控事件的能力。我们重载cclayer::ccTouchEnd的函数,让它收到控件所在区域的触控消息后,就让操作系统弹出键盘允许进行输入,如果触控区域不在控件所在区域,隐藏键盘。